霹雳州是马来西亚经济活跃的州属之一,天然资源富饶,曾是半岛最大锡产州,渔业与造船业发达,现成功发展为汽车制造要地、教育中心、工业据点、旅游重区。
霹雳北部更是大马北部经济走廊之一,各县的农业、工商与科技被重点发展,商机处处,潜能无限。
背景
霹雳,在马来语的意思是“银”,此名由来,据说是因为旧时的当地人误以为锡就是银。一个世纪前,霹雳就因锡矿业而发展,直到80年代滑落,州政府把经济转向工业、农业、建筑业、渔业、木业及旅游业等经济活动,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工商、教育及投资中心,是马来西亚其中一个进步发展的州属之一。
霹雳州实行君主立宪制度,以苏丹为州元首。
地理位置
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西部,属于半岛面积第二大的州属,占地2万1万平方公里,南部是先进州雪兰莪,北接吉打州和马泰边境,西向马六甲海峡。州内一半土地为热带雨林,有霹雳河川流、紧接大马中央山脉,以及西海岸线的平原,带来丰富天然资源,因此有“恩赐之地”职称。
人口架构
2010年人口普查报告显示,霹雳州有243万6千400人口,密度最高的县为近打县(32.6%),种族分布为巫裔占53.68%、华裔占31.35%、印裔占12.78%、其他占0.32%(6,536人)以及非公民占1.87%(38,345人),其州内市区的华裔人口比例是全国第二高。
经济概况
根据大马统计局数据,霹雳州2011以及2012年经济成长(国内生产总值,按2005年固定价格技)分别达7%以及7.3%,位列全国首四名之内。
教育建设
霹雳州是国内外学子求取大专教育的聚集点之一,中霹雳县和金宝县内的私立和国立高等学府林立。根据教育部数据,截至2013年共有3万3420大专生在霹雳州19所私立大专/学院学习。
旅游休闲
霹雳州有海岸线、岛屿、湖泊、瀑布、森林保护区和石灰洞穴,带动生态旅游业,著名的景区有邦咯岛、三宝洞、霹雳洞、必胜生态公园、萤火虫观赏区等,现代休闲场所,如霹雳动画影城、迷失乐园等也积极发展中。
2013年霹雳州旅游数据
酒店入住人次 | 238万3180人 |
注册旅馆 | 186家 |
著名旅游景点 | 64个 |
资料来源:大马旅游局
政府宏愿
霹雳州政府积极推动“霹雳州安定繁荣”的宏愿,通过三大素质(3Q)计划,以及7大关键成效领域(KRA),提升州内各领域,让人民受惠,迈向美好生活。
3Q计划 | 1. 人民的机会素质 |
2. 人民的生活素质 | |
3.人民的收入素质 |
7大关键 成效领域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县/市经济特色

霹雳州首府落在近打县的怡保市,当初因丰产锡矿而发展起来,如今是是州行政中心、州心脏地带,环境以山明水秀著称。
霹雳州共划分为11个县,各县因地理位置有别,各具天然资源,政府不同的发展计划造就了多元的经济活动。
11个县 | 地理位置 | 经济特色 |
---|---|---|
|
位于州的东北部山区,州内面积最大的县 | 设有来往泰国的高乌关卡,政府重点发展成自由贸易区 |
|
中南部 | 高等学府林立的大学城 |
|
西南部 | 临近海岸线,渔业及造船业发达 |
|
中西部 | 霹雳州心脏地带,首府怡保市落在此地带,州行政中心所在地,房地产发展蓬勃,商业活动活跃 |
|
西北部 | 工业与商业聚集发展之地 |
|
西北部海岸线 | 水产养殖行业重点区 |
|
中部至东部是霹雳州皇城 | 皇宫、皇家陵园、清真寺等皇家特性,造就旅游业优势 |
|
东南部 | 汽车城重镇,政府在此县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|
|
中西部 | 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,为霹雳州粮仓 |
|
东南部 | 拉曼大学和教育中心 |
|
州政府2014年宣布在霹雳南部设立的一个新县 | 随着县区划分,汽车工业城也将会被纳入此新县 |